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专家称误判使得美联储过晚采取行动,导致美国陷入深度衰退 正文
时间:2025-07-08 06:10:5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上周六,美国专栏作者Gary Wagner撰文抨击美联储,认为正是美联储的不作为将导致美国陷入深度衰退。全文主要内容如下:多年来,美联储一直认为通胀是暂时的。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通胀日益上升是一种短暂
上周六,称误采美国专栏作者Gary Wagner撰文抨击美联储,判使认为正是得美导美联储的不作为将导致美国陷入深度衰退。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多年来,联储美联储一直认为通胀是过晚暂时的。基于这样一种假设,行动陷入即通胀日益上升是美国一种短暂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深度衰退推移自然会得到解决,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称误采几年前,判使当通胀开始上升时,得美导他们没有加息,联储这就注定了造成当前经济状况的过晚命运。这种不作为将美联储置于这样一个位置,行动陷入它的美国行动绝对是太少、太晚了。
由于美联储没有及时做出反应,它失去了有效阻止通胀上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即将到来的衰退将给美国经济和美国民众带来痛苦和困难。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即美联储在有效地降低通胀的同时,没有将其关键利率至少调整到与当前通胀水平相等的水平。当通胀开始上升,达到3%或4%时。2020年的疫情和衰退导致平均通胀压力达到1.2%。到2021年,通胀率从1月开始为1.4%,到3月升至2.6%。如果美联储采取行动,开始加息,而不是坚持认为通胀是暂时的,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相反,美联储什么也没做。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采取行动,开始慢慢提高被人为设定在0-0.25%之间的低利率,他们只需要把利率提高到2%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2021年4月,由于美联储继续什么都不做,人为压低利率,通胀率达到了4.2%。到5月通胀率升至5%,6月升至5.4%,但美联储仍未采取任何行动。事实上,通胀率在10月上升到6.2%,11月上升到6.8%,12月上升到7%,而美联储仍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人为地将利率维持在低水平。
到2022年3月等到美联储首次加息时,通胀率已经达到8.5%。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至少要将利率提高到8%,才能对降低通胀产生任何可持续的影响。
很明显,2021年通胀上升的迹象显示,到第一季度,美联储需要采取行动但没有采取行动,出现了明显的系统性增长。主要误判是,通胀是暂时的,导致美联储在为时已晚之前无所作为。
现在,美联储正在努力降低通胀和利率水平,这在任何可持续的时期内都无法维持。如果现在的利率从3%提高到8%,国债是GDP的120%以上,那么每年将增加1.5万亿美元来偿还国债。显然,美联储已经把自己逼到了墙角,由于一个严重的错误,使得他们在本可以对通胀产生强烈和直接影响的时候什么都不做,相反,他们袖手旁观,看着利率失去控制地上升。
未来几年将会发生的是美联储不作为的后果,这几乎肯定会导致严重和持续的经济衰退,而在最好的情况下,通胀将持续并高于4%。
综合以上消息可以看到,专家称误判使得美联储过晚采取行动,导致美国陷入深度衰退,这将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从而利好黄金,投资者需对此保持关注。
德信中国部分美元债债权人有意拒绝交换要约:争取更合理商业条件2025-07-08 06:09
哈根达斯的中国式衰败2025-07-08 05:54
国资委3名官员被查 涉有关冶金、建材、石化部门2025-07-08 05:49
光大期货【原油】:阶段油价震荡中重心略有上移2025-07-08 05:08
央行今日进行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2025-07-08 05:02
美疾控中心:民众疫苗接种率已较高 不再建议保持社交距离、密接者免隔离2025-07-08 04:59
ST海航拟定增百亿元输血解困 新团队有望助力公司实现“摘帽”申请2025-07-08 04:46
高校回应通知书上有错别字:系招生处委托校外打印机构制作2025-07-08 04:45
百度第三季度营收32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6%2025-07-08 04:29
上半年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逾83% 华东医药回应:不存在风险,将会很快改善2025-07-08 03:32
英国油气暴利税砸到了自己?壳牌重新考虑250亿英镑在英投资计划2025-07-08 06:07
上海发布:7名阳性感染者均有徐汇区卫强足浴店暴露情况2025-07-08 05:45
小米造“人”比特斯拉还快: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发布2025-07-08 05:35
吉林、福建、陕西“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2025-07-08 05:03
扫描上半年六大行资产质量:不良“四降两升”,工农交逾期贷款占比下降2025-07-08 05:02
厦门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 活动轨迹公布2025-07-08 04:46
通胀创20年新高 阿根廷央行加息950基点2025-07-08 04:32
下一次大流行或将到来,人类准备好了吗?2025-07-08 04:24
最高500亿!万科拟大手笔新增“发债”额度 优质地产股迎布局良机?2025-07-08 04:02
企业采购趋向多元2025-07-08 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