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已缓缴三项社保费 参保单位可申请延长还款 正文
时间:2025-07-09 07:24:1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昨日发布消息,北京市已缓缴2022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的参保单位,自2023年1月1日起,可线上申请延长还款期限至2023年12月底,并采取分期或逐
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昨日发布消息,已缓延长北京市已缓缴2022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项失业保险、社保申请工伤保险费的费参参保单位,自2023年1月1日起,保单可线上申请延长还款期限至2023年12月底,还款并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缓缴的已缓延长社会保险费。
可通过三种方式
补缴2022年缓缴费款
去年底本市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政策到期后,缴项参保单位可以申请在2023年底前采取不定期、社保申请逐月或分期的费参方式补缴缓缴的社保费,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保单需要申请延长还款期限的还款参保单位,自2023年1月1日起,已缓延长可登录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http://rsj.beijing.gov.cn/),缴项在“2022年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模块中选择“申请延长缓缴补缴期限”,社保申请选择补缴方式并同意协议后即申请成功,每月申请时间为1日至25日。
不定期补缴,参保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经营情况规划补缴时间,最晚于2023年12月征收期结束前缴清已缓缴费款。
逐月补缴,参保单位可于2023年4月至12月社保费征收期内逐月补缴已缓缴费款,补缴月与2022年缓缴月一一对应,即2023年4月征收期补缴2022年4月缓缴费款,以此类推。
分期补缴,参保单位采取分期的方式补缴已缓缴费款,分期补缴时间安排在2023年6月、9月和12月社保费征收期内。即2023年6月征收期补缴2022年4月至6月缓缴费款,2023年9月征收期补缴2022年7月至9月缓缴费款,2023年12月征收期补缴2022年10月至12月缓缴费款。
三种还款方式
对应不同补缴安排
对于选择不定期补缴方式的参保单位,可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2022年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模块或到参保所在区社保经办机构前台申报补缴缓缴费款,本市人社部门将于2023年12月将尚未补齐的缓缴费款数据统一推送到税务部门进行兜底征收,请参保单位提前预留足够资金。
对于选择逐月和分期补缴两种方式的参保单位,本市人社部门将统一根据缴费计划将应缴缓缴数据推送到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请参保单位提前预留足够资金,且应在安排的补缴时间一次性补缴对应时间段的缓缴费款。若未在安排的补缴时间缴费成功,参保单位可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2022年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模块或到参保所在区社保经办机构前台申报补缴缓缴费款。
缓缴单位应根据选择的补缴方式按照月份从前向后的原则按时缴纳。未于2023年12月社会保险费征收期结束前缴清已缓缴费款的,人社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相关法律法规对未补缴的费款进行处置。
逐月或分期还款须在
2月25日前申请
在2023年2月25日前申请延长还款期限的参保单位,可选择不定期、逐月、分期补缴三种方式之一;在2023年2月25日之后申请的参保单位,不再统一制定逐月和分期补缴的缴费计划,单位需选择不定期补缴方式,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规划还款时间。如需修改补缴方式的参保单位,在2023年2月25日前可申请变更为不定期、逐月或分期补缴,在2月25日之后申请变更的参保单位,只能变更为不定期补缴。
当单位选择按照逐月或分期方式补缴时,若未按照协议约定的还款方式按时补缴,还款方式将从违约之日起自动变更为不定期补缴,单位应按照不定期补缴方式,最晚于2023年12月征收期结束前缴清缓缴费款。
在参保单位社保费缓缴期间,如有职工申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申领失业保险待遇,或申请转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关系,或补缓缴月份基数差的,参保单位应先一次性足额缴纳该职工对应缓缴的三项社保费后再办理相应业务。如参保单位依法注销,应当在注销前足额缴纳缓缴的费款,再按照相关注销流程办理。
文/本报记者 解丽
能源禁运令临近生效 托克正致力于达成欧洲供应协议2025-07-09 07:02
日本5月工业产出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7.5%2025-07-09 06:43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原董事长聂庆平:四大宏观因素向好,下半年市场基调仍中性偏乐观2025-07-09 06:18
见招拆招!俄罗斯拟建立新石油基准 应对西方设置价格上限2025-07-09 06:11
华安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目标价153港元2025-07-09 05:43
上半年32家机构受罚9794.89万元 非银支付平台多管齐下健全反洗钱风控框架2025-07-09 05:37
楼市交出半年报,下半年要看一个“字”?2025-07-09 05:21
灰尘太多,NASA“机智号”火星直升飞机开启度假模式2025-07-09 05:02
“未来车”驶上“法治道”,上海立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2025-07-09 05:00
经济日报:空调业低碳转型迎大考2025-07-09 04:58
中行行长刘金:RCEP成员国可以进一步提升本地结算合作水平2025-07-09 06:41
开局不利!美股财报季“凶多吉少”,赢家和输家又会是谁2025-07-09 06:38
“菜刀不能拍蒜”是否属于商品质量问题?2025-07-09 06:22
当上美国通胀“背锅侠” 全球海运价格暴涨真相到底是啥?2025-07-09 06:20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加快构建与国际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2025-07-09 06:18
15批次雪糕样品抽检不合格,含小布丁、甜糯玉米等!名单→2025-07-09 05:51
港媒:俄罗斯顶住西方叙事压力,获得发展中国家支持2025-07-09 05:39
每度0.2元、比煤电便宜一半,海上风电低价时代真的来了?2025-07-09 05:04
中国社科院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华为、飞鹤等位居前列2025-07-09 04:44
美财政部称俄农产品及化肥不受制裁,俄议员批美国是粮食危机源头2025-07-09 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