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显示“已揽收”却没有下文 整治虚假发货要靠硬约束 正文
时间:2025-07-08 11:24:2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时尚
来源:经济日报临近发货时间却突然被告知缺货,快递显示“已揽收”却迟迟没有下文,催问物流进度却被各种搪塞、敷衍……消费者遇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掉进了商家虚假发货陷阱中。虚假发货是指各类电商通过上传快递
来源:经济日报
临近发货时间却突然被告知缺货,已揽收快递显示“已揽收”却迟迟没有下文,显示催问物流进度却被各种搪塞、却没敷衍……消费者遇到这些情况,有下硬约很有可能是文整掉进了商家虚假发货陷阱中。
虚假发货是治虚指各类电商通过上传快递单号“制造”发货动作,实际上并未真实发货的货靠情况。少数商家由于售前缺乏对订单数及出货量的已揽收合理预判,超额销售后既不愿损失客源,显示又碍于平台制定的却没发货时效规则,便玩起虚假发货把戏,有下硬约为填补库存争取更多时间。文整此外,治虚预售刷单、货靠数据造假和恶意收集买家信息进行转卖也是已揽收虚假发货的常见原因。
商家的虚假发货行为,不仅违反电商平台规则,影响自身信誉,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涉嫌构成欺诈。因为短期货源不足无法及时发货,商家理应与消费者主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但如果刻意玩套路来欺骗,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丢掉口碑和人心。
诚实守信是市场壮大、交易畅通的基础。要有效整治虚假发货乱象、构建诚信的网络交易环境,加强平台合规治理和行政监管执法硬约束。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已制定相关规则,提高对商家虚假发货行为的惩罚力度,比如按照商品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消费者赔付红包等。但从平台端来看,惩治虚假发货行为不能一“赔”了之,需采取更多有效规约,如采取下架商品或服务、平台禁入等措施,提升存在此类失信行为商家的违规成本;同时应充分回应消费者维权诉求,畅通维权渠道,形成消费者反馈与商家信用评价的关联机制。
童云斐
知名品牌“英氏”婴幼儿睡袋被江苏省消保委点名2025-07-08 11:11
江苏徐州新增6例阳性感染者 本轮累计报告17例阳性2025-07-08 10:58
13年后,海清依旧“买”不起房2025-07-08 10:49
腾讯微信回应:对炒作、二次售卖数字藏品的公众号及小程序进行规范化整治2025-07-08 10:47
官方:重点整治随意“静默”、长时间不解封等2025-07-08 10:27
辣眼睛!卫龙辣条被指色情营销 网友:不能踏踏实实做好辣条吗?2025-07-08 10:20
大商所期权市场运行平稳 功能逐步发挥2025-07-08 10:17
财政部:做好2022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申报工作2025-07-08 10:10
第43届东盟议会联盟大会在柬埔寨召开2025-07-08 10:01
工商银行:今年仍将适当安排使用资本补充工具2025-07-08 09:33
“说过很多次了,你们这是在玩火”2025-07-08 11:21
新污染物治理成为“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重点2025-07-08 11:18
报告:华侨华人危中寻机 积极应对疫情冲击2025-07-08 11:12
拿出二年净利拟做“理财高手” 长城汽车再遭沪港通无情减持82.91万股2025-07-08 11:08
监管政策再趋严,婴幼儿奶粉迎新版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5-07-08 10:13
盘前:美债收益率出现倒挂 道指期货跌0.2%2025-07-08 09:44
3月30日复盘:新一轮反弹行情值得期待 主力资金出击17股2025-07-08 09:21
补贴满满保粮食生产 专家解读2022年一揽子支持政策2025-07-08 09:04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2025-07-08 08:49
海尔智家:拟15亿元至30亿元回购股份2025-07-08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