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防控奥密克戎的有效举措,你get到了吗? 正文
时间:2025-07-07 20:02:2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自新冠病毒被人类发现至今,已陆续出现多种变异株,本轮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这种毒株到底有什么特征?防控奥密克戎的有效举措是哪些?5月18日,上海市环境整治消杀工作专班、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自新冠病毒被人类发现至今,防控已陆续出现多种变异株,奥密本轮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克戎这种毒株到底有什么特征?效举防控奥密克戎的有效举措是哪些?
5月18日,上海市环境整治消杀工作专班、防控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奥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克戎市健康促进中心分析奥密克戎的效举病毒特性、传播途径、防控存活时间,奥密发出防护提示:
1、克戎从病毒特性看防护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效举对紫外线和热敏感,防控 75%乙醇、奥密碘伏、克戎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等常规消毒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目前奥密克戎株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具有以下特点:
传播能力强:潜伏期较短,传播代际时间短。
存在“免疫逃逸”现象:会导致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率下降,但全程接种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很大作用。
再感染风险增加:奥密克戎感染以后再感染的风险,比感染德尔塔毒株以后再感染德尔塔毒株的风险要高。
防护措施:提高意识,配合防疫,全程接种疫苗,满足条件的及时打加强针。
2、从传播途径看防护措施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这几种:
传播途径一: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果感染者口鼻喷出的飞沫进入另一个人口鼻,就有可能传给他人。
防护措施一:戴好口罩很重要!
传播途径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和不幸感染的人员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包括在同一间办公室、车间、教室或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等,都有中招的可能。
防护措施二:记住,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传播途径三: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如接触到沾染了病毒的物体表面(门把手、快递物品、电梯按钮等),也有一定被感染的风险。
防护措施三:勤洗手,牢记“肥皂/洗手液+流动水”加七步洗手法。
传播途径四: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可能。
防护措施四:多开窗通风,每日上、下午至少各开窗1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从存活时间看防护措施
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污染的量的大小,以及环境当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紫外线的情况。有相关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不锈钢、塑料及玻璃等常见生活物品表面的存活时间较长。如果反复多次接触物体表面又不注意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的话,感染风险会明显加大。
防护措施:日常生活中坚持手卫生,注意对频繁用手接触物品的表面进行消毒。收取团购、快递物品时,要特别注意对内外包装进行消毒,消毒后放置10-30分钟再接触。
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鉴于奥密克戎的以上特征,日常生活中要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同时也要做到科学规范清洁消毒。
监管规范私募投研 三个“禁令”剑指涉内幕交易活动2025-07-07 19:31
官方通报43人中毒1人死亡事件!奥美医疗延迟5天公告,有信披违规前科2025-07-07 19:13
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超1万只 联袂基金管理规模双双创出历史新高2025-07-07 18:56
莱茵河逼近断航 欧洲经济“生命线”危险了2025-07-07 18:18
刘肃毅:区域性股权市场“一身二任” 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渐成标配2025-07-07 17:55
到2025年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57% 让工业资源高效循环2025-07-07 17:44
人民日报评论员: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2025-07-07 17:42
还活着,宾得继百微镜头后更新镜头开发线路图2025-07-07 17:40
硅谷裁员后捷豹路虎狂招800人,传统汽车公司拉开智能化竞赛2025-07-07 17:26
工信部:第二季度共查处违规电信企业172家次2025-07-07 17:22
两部门:各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等信贷支持力度2025-07-07 19:36
北京市文旅局:住宿消费券撬动暑期京郊旅游消费2025-07-07 19:30
尾盘:数据与财报提振 道指涨逾400点2025-07-07 19:20
黑了半天中国,掉下来的却是美国的“太空垃圾”2025-07-07 18:31
数字人、工业元宇宙……元宇宙商业模式渐趋成型2025-07-07 18:25
亚马逊宣布以17亿美元现金收购扫地机器人公司iRobot2025-07-07 18:20
国有金融企业“限薪令”出台: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工资向一线员工倾斜2025-07-07 17:59
需求快速增长!百亿级培育钻石市场再添新玩家2025-07-07 17:43
老龄化社会影响日益突出,养老目标基金助力养老第三支柱2025-07-07 17:26
中国经济,无惧风浪立潮头——2022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述评2025-07-07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