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新京报评论:为滞留外地高考生畅通返校之路 正文
时间:2025-07-09 10:43:3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5月5日,长春市高三年级复学复课,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测量体温后进入校园。图/新华社高考进入倒计时,滞留外地考生要回校高考了!近日,多省份密集发布了高考防疫举措,其中特别向因学习、培训
原标题:为滞留外地高考生畅通返校之路|新京报快评
▲5月5日,新京校长春市高三年级复学复课,报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的论为路学生测量体温后进入校园。图/新华社高考进入倒计时,滞留滞留外地考生要回校高考了!外地
近日,高考多省份密集发布了高考防疫举措,生畅其中特别向因学习、通返培训等各种原因滞留在外省、新京校外市的报评高考考生喊话,务必在考前14天即5月24日之前返回高考报名所在地备考,论为路尤其对于从中高风险区返回的滞留考生,一些地区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外地防疫措施,须进行“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高考这意味着考生必须于5月17日前返回报名所在地。生畅
除上海因疫情推迟一个月外,2022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疫情下的高考,各地不仅要考虑如何让考生顺利高考,更要保证考生“平安高考”“健康高考”。
为此,各地教育考试院通过多种形式予以告知,无论是湖北省《致全省普通高考考生的一封信》,还是江西省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高考防疫指南,都将防疫具体要求说明白、讲清楚,提醒高考生在备考最后阶段别落下防疫的“规定动作”。这种提醒很有必要,也极具善意,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考生顺顺利利参加高考。
做好贴心提醒之外,各地也需想方设法为滞留外地的考生畅通返乡之路。眼看高考临近,而我国多地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个别地区仍处于胶着状态,一些地区的公共交通尚未完全恢复,这对于因各种原因滞留外地的考生来说,心中难免焦急,返校之路可能会面临一些不便和阻碍。
如何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解滞留外地考生之所急,可能需要两地甚至多地做好衔接服务保障工作。前不久,一名浙江的高三学生到上海某医院就医治疗,不料遇上了疫情封控。眼看高考在即,回到浙江后还要接受健康观察,这名学生不得已向民警求助,随后属地派出所与其家乡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最终沪浙两个省份接力护送她返回家乡备考。
▲5月14日,辽宁省大连市体育专业高考生乘坐“高考专列”到沈阳参加考试。图/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前两日,大连有943名考生需要在沈阳体育学院参加高考体育专业考试。大连相关方面协调铁路部门,为考生专门开通一班“高考专列”,铁路部门还提前做好车站和车厢消毒工作,为师生提供专人引导、专用通道等服务。
相关地方与部门诸如此类的操作,实现了协调联动,相互配合,真正解决了考生面临的现实困难,为考生顺利、安全参加高考创造了条件。
因此,帮助滞留外地的高考生顺利返乡,仍然有赖于各地、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本着为考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协调,采取闭环接送隔离等一系列有效防疫措施,让他们能够顺利返乡、安心备考。
又到一年高考时,叠加疫情因素,考生保障工作或许略显紧张。各地有关部门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将防疫工作做到前头,做好提醒工作的同时,也要制定更为周密的应急预案和措施,以应对一些突发状况。不能因为疫情防控、隔离管控等要求,落下任何一名学子,需确保“应考尽考、不落一人”。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下,考生个人也要留意相关备考和防疫要求,不可大意。考生专心备考之余,也需履行好个人防护义务,做好健康状况监测,并自觉按照防疫要求,参加核酸检测、保持居家学习或者闭环管理。每位考生只有履行好个人义务,才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这或许也是高考前的重要一课。
愿每个滞留外地的高考生早日返校,顺利参加这场“人生大考”。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徐秋颖
首款载人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发布2025-07-09 10:28
国防部:推动中国和南非两军关系更好向前发展2025-07-09 10:03
引发扬州疫情的“毛老太案”,详情首度披露2025-07-09 09:41
“i茅台”APP试运行首日申购结果出炉,四款产品申购人数均超百万2025-07-09 09:29
卫龙据悉考虑最快在周四开始香港IPO上市前投资者教育2025-07-09 09:13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二季度中国航运业持续向好,但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2025-07-09 08:57
媒体关注:中国推动凝聚阿富汗问题共识2025-07-09 08:42
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的“变”与“不变” 货币政策走向如何?2025-07-09 08:41
国际油价续承压,欧洲炼厂在关键时点前加速囤货2025-07-09 08:05
SK On或将着手研发方形电池 今年有望建立试产线2025-07-09 07:59
“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4000个2025-07-09 10:17
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建辉被 “双开”2025-07-09 09:54
天津将制定中药制剂调剂使用目录 200元以下药品不设个人自付比例2025-07-09 09:28
捍卫国家主权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敢于亮剑、善于亮剑2025-07-09 09:20
消费者别被 “降糖神器”忽悠了2025-07-09 09:11
韩国:电费、燃气费4月1日起涨价,每月合计多缴3000韩元2025-07-09 08:52
农行去年净利润增长11.8% 新增贷款投放创历史新高2025-07-09 08:36
深圳今年首批集中供地出炉:8宗地起始总价168亿元2025-07-09 08:28
8月新势力交付榜:传统车企高端品牌反击 理想等新势力掉队2025-07-09 08:08
吉林延吉市自4月1日起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2025-07-09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