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二季度债基发行回暖迹象明显 短债品种成渠道热推新宠
探索72177人已围观
简介本报记者 王思文今年二季度以来,大盘持续震荡,通过平衡整体组合风险来应对市场震荡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新基金发行中的债券类基金出现回暖迹象,市场份额占近五成,近日多只新发债基甚至提前结束募集。华 ...
本报记者 王思文
今年二季度以来,季度迹象大盘持续震荡,债基通过平衡整体组合风险来应对市场震荡的发行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回暖新基金发行中的明显债券类基金出现回暖迹象,市场份额占近五成,短债道热近日多只新发债基甚至提前结束募集。品种
华富基金总经理助理、成渠宠固定收益部总监尹培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新“债券是季度迹象安全性相对更高的资产,现在的债基基本面对债券仍然相对友好,未来经济稳中向好,发行且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状态,回暖后期‘中短久期+高杠杆’的明显确定性仍更高。”
多只新债基提前结募
5月11日,短债道热广发景宏债券型基金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为7月18日,募集规模上限为80亿元。但是广发基金决定将该基金的募集截止日提前至5月10日。这就意味着4月19日开始募集的广发景宏债券型基金,首发仅用了13个交易日。
广发景宏债券型基金已经是本月以来第9只提前结束募集的新债基。本月提前结束募集的新债基还有财通资管睿达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华商鸿盛纯债债券型基金、华泰紫金智享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中银沃享一年定开债券型基金、建信鑫恒12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债券型基金等。
“一般新基金选择提前结束募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认购金额到达募集上限,发行热度比较高,所以提前结募。另一种是募集时间已经很长了,但募集金额达到了基金合同生效及备案条件。最近市场上提前结束募集的债基大概率是第一种情况,总体来看,近期市场资金更偏爱债基。”华南地区一位基金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记者随后采访了一位大型券商产品经理,其对记者表示:“高净值客户的确有转向购买债基的趋势,尤其是短债基金。从去年债基整体表现来看,客户对于去年全年债基收益率还是比较满意的,全年最好的能达到9%左右,直到今年1月份至2月份部分固收+产品回撤较为明显,但近三个月纯债基的收益较为平稳,一些偏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认购债基的比例明显增加。”
短债基金凭借出色的历史表现、较低的风险和较好的流动性,今年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短期纯债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从一年前的1382.47亿元跃升至3079.42亿元。
分析师朱人木分析认为,2022年以来,短债基金表现优于长债基金、货币基金,适合低风险投资者。
“从近期基金销售情况来看,投资者更青睐封闭期较短或者持有期较短的新基金,比如两个月内就可以开放申购赎回的基金。当然现在不少投资者会慢慢关注到老基金,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上述券商人士对记者称。
新发债券类基金扩容明显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剧烈震荡,新基金发行“捉襟见肘”,相对而言,债券类基金、现金理财类产品人气比较旺。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二季度成立的万家鑫橙纯债基金吸金近80亿元,首发规模可圈可点;中长期纯债类产品景安基金仅用11天时间吸金65.5亿元,同样是中长期纯债类产品的鹏华永宁3个月定开基金也受到投资者推崇,募集资金达到74亿元。从今年二季度新发基金情况可以看出,二季度以来已成立新基金119只,其中债券类基金达到60只,占比过半。
仅从5月份以来看,新发债券类基金扩容明显。Wind数据显示,共有42只新债基先后在本月募集,另外记者了解到仍有获批品种排队待发。
展望债市走势,恒生前海恒扬纯债基金经理李维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长端利率将上有顶下有底,维持区间波动,未来需要观察三季度供给压力是否放缓等因素,不排除长端利率有再次下行的可能,所以利率债方面仍然存在波段操作机会。而短端利率因为目前较为宽松的资金面和避险情绪,已经下行较多,预计空间不大,后续疫情复苏后可能有所回升。”
“对今年债券市场的判断是‘不喜不悲’。”上海地区一家基金公司固收总监对记者表示,“整体来看,利率未来可能会向上,但空间很有限,这是我们的机会。”
华富基金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总监尹培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债券是安全性相对更高的资产,现在的基本面对债券仍然相对友好,尽管获取绝对收益的预期值不会太高。长债收益率较年初基本持平,表现相对较好的是中短端债券。未来经济稳中向好,且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状态,所以后期‘中短久期+高杠杆’的确定性仍更高一些。”
“未来债券市场短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但并不影响优质债券资产低风险、波动小等优点,债券仍然是投资者长期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投资者坚持长期持有,以追求债券稳健的票息收益。”李维康对记者称。
Tags:
相关文章
美联储经济学家:去中心化金融的发展或加剧金融稳定性风险
探索澎湃新闻记者 王蕙蓉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去中心化金融的“突破性”发展可能会带来金融稳定性风险,若其内部发生金融危机,可能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溢出效应。当地时间8月3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称美联储 ...
【探索】
阅读更多B站没有豁免权
探索组织架构调整、UP主“巫师财经”回归、商业化平台“花火”迈入两周年,对B站而言,这三个事件看似各自独立却又息息相关——在描摹内容生态和商业化双轮驱动前景的图纸上,它们都是值得观察的事件。撰文/ 何畅编 ...
【探索】
阅读更多印度部长回应“禁止中国品牌销售价格千元以下手机”传言:没有给出这样的指示
探索针对“印度禁止中国品牌销售价格低于1.2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039元)手机”的传言,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国务部长Rajeev Chandrasekhar回应称,印度政府并未给出上述指示。据《印度时报》8月 ...
【探索】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