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乘势而上 扬帆起航——杭州向世界发出“中国视谷”奋进强音 正文
时间:2025-07-08 07:52:3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浙商杂志11月10日,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盛大召开之际,“中国视谷”新闻发布会在乌镇隆重举办。杭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孙旭东发布“中国视谷”建设蓝图,倡议各方合力共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
浙商杂志
11月10日,中国视谷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盛大召开之际,乘势出奋“中国视谷”新闻发布会在乌镇隆重举办。而上杭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扬帆音副市长孙旭东发布“中国视谷”建设蓝图,起航倡议各方合力共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杭州“中国视谷”,加快推动杭州“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产业跃迁,向世全力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和城市产业新名片。界发进强本次新闻发布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视谷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乘势出奋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而上萧山区人民政府、扬帆音滨江区人民政府承办。起航
抢抓时与势
“中国视谷”扬帆起航
10月8日,杭州“中国视谷”在杭州湘湖畔启动建设。向世11月8日,工信部、浙江省合作会议在乌镇召开,“中国视谷”建设正式纳入部省新一轮整体合作协议。时隔一个月,“中国视谷”从湘湖起笔,到乌镇再出发,向世界发出了奋进强音。
部省合作共建,将在国家战略层面为“中国视谷”建设提供有力指引。工信部表示,将积极支持杭州建设“中国视谷”,共同打造“中国视谷”城市产业名片。浙江省政府将持续推进杭州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建设,争创国家视觉智能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产业化项目向“中国视谷”集聚,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数字产业集群。
剑指万亿级,杭州打造“中国视谷”目光坚定、步履坚实。“我们将大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合一,建设国内领先、全球重要的视觉智能产业技术策源地、企业集聚地、人才最优地,具体分为三期推进‘中国视谷’建设。”孙旭东介绍。
据悉,2022年为“中国视谷”启动建设期,重点任务为明确部省合作的推进机制,推动实体化落地建设。2023-2025年为深化完善期,基本建成“中国视谷”,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2026-2035年为全面建成期,核心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冲刺1万亿元,形成2-3家千亿级龙头企业,建成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视谷”。
着眼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
三位一体打造“中国视谷”
“中国视谷”如何建,有哪些着力点?发布会透露,杭州将抓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两大重点。在产业发展上,“中国视谷”将围绕做深基础层、做强技术层、做大应用层,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深化工业视觉、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10个重点端产业发展。
在空间布局上,着力形成“一园窗口、四区协同、全域联动”空间布局,即以滨萧特别合作园为启动窗口,将萧山区作为“中国视谷”建设主阵地,滨江区、城西科创大走廊和钱塘区协同做好产业创新协调发展,推动全市视觉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推进机制上,我们将有机整合‘中国视谷’部省共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和城市产业名片打造三项重点工作,三位一体推进‘中国视谷’建设。”孙旭东说。
围绕部省共建,杭州将落实部省共建合作协议内容,细化“中国视谷”部省共建机制,努力在国家视觉智能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城市产业名片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试点城市建设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下一步,杭州还将全力推动“中国视谷”在特别合作园落地和资源导入,开展“中国视谷”展厅、“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等建设;持续深化由市主要领导挂帅的产业链链长制,通过建立视觉智能产业联盟、培育链主企业等,加快推进“中国视谷”建设。
提升智能物联产业辨识度
高水平建设“中国视谷”
“武汉有‘中国光谷’,合肥有‘中国声谷’,都打造成了国家级的产业集群品牌。”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认为,打造“中国视谷”有助于显著提升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高水平建设“中国视谷”,杭州有产业基础、有创新支撑,更有一流的产业生态。2021年,杭州视觉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2720.8亿元,较上年增长17.2%,整体规模超6000亿元。
目前,全市已集聚视觉智能重点企业1500多家,龙头领军企业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产业规模质量领跑全国;拥有视觉智能国家级创新载体44个、省级技术创新载体186家,以及来自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在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上的有力支持,创新平台能级持续跃升。
2022年7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智能物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以视觉智能为突破口,建设“中国视谷”产业地标,打造产业链协同、特色明显、开放合作的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上游芯片,到中游射频识别、传感器、存储器、终端设备,再到下游集成服务,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发展优势突出。视觉智能与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网络通信、智能仪表等,共同被列为6条重点产业链,已形成“圈+链”的良好发展格局。
债市风波暂平 短债理财“转危为安”2025-07-08 07:32
华为造车路上的“头号粉丝”,正在野蛮生长2025-07-08 07:31
WTO预计明年全球贸易大幅放缓,衰退风险加剧2025-07-08 07:26
美国和OPEC+“杠上了”?2025-07-08 06:46
中信金租于秀东:加快回归租赁本源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07-08 06:43
9月非农前瞻:预计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5万人 工资增长成焦点2025-07-08 06:38
印度造AirPods和Beats要来了 苹果据称寻求转移部分耳机生产2025-07-08 06:28
英国贸易大臣康纳·伯恩斯被停职2025-07-08 06:09
日本财相:将全力抑制通胀2025-07-08 05:56
大巴违规甩客40人,已有19人感染2025-07-08 05:19
北京昨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感染者516例,朝阳区倡导市民继续减少流动2025-07-08 07:48
碧桂园前9个月权益销售额2761亿元2025-07-08 07:37
四川内江市国资委原党委书记、主任张虎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2025-07-08 06:49
日本外汇储备一个月减少4.2%,创历史最大降幅2025-07-08 06:34
眼科上市公司竞逐千亿市场蛋糕 屈光不正手术独挑业绩大梁2025-07-08 06:24
韩永文: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进一步筑牢经济回升向好基础2025-07-08 06:16
中达集团控股拟8400万港元收购Senworth Limited 25%股权2025-07-08 05:47
AMD跌超13% ,对PC市场前景保守2025-07-08 05:46
上海通过住房租赁条例:二房东要开立租金监管专用账户2025-07-08 05:22
最高检对盛光祖决定逮捕:涉嫌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2025-07-08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