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中概股回归的三大焦点问题 正文
时间:2025-07-07 06:36:2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时尚
在中概股集中奔赴港交所后,香港市场如何承接,拟海外上市企业如何应对以及中美监管协商前景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对香港市场和中美监管前景均表示乐观,但拟上市企业登
在中概股集中奔赴港交所后,中概香港市场如何承接,股回归拟海外上市企业如何应对以及中美监管协商前景仍然是大焦点问市场关注的焦点。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中概多位业内人士对香港市场和中美监管前景均表示乐观,但拟上市企业登陆海外资本市场仍需要等待更合适的股回归时机。
集中回归
港股能否平稳承接?大焦点问
中概股陆续赴港上市,对香港市场流动性将产生何种影响,中概又会否诞生新的股回归投资机会,则是大焦点问大多数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梳理了在美上市的中概中概股,最终筛选出42家公司已经或将在未来3~5年内满足回归港股二次上市条件,股回归其中29家公司当前已符合修订要求,大焦点问13家公司在未来3~5年内或将满足上市条件。中概据测算,股回归42家可能回归的大焦点问中概股未来3年年均新发融资288亿港元,相当于港股2021全年IPO融资规模的9%;如果以无新增融资的介绍上市回归,规模将更小。
此外,如果企业后续面临在美被迫退市,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受投资范围、投资工具和其他约束的海外投资者无法直接将股份转换港股而被迫减持,例如只能纳入美股的ETF基金,粗略匡算年均规模可能有126亿港元,因此单纯的增量算不上很高。若考虑到部分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以介绍方式上市,即不发行新股,则实际新增募资规模则会更低。
如果拼多多、腾讯音乐等大市值且符合港股二次上市要求的公司集中在2022年回归,测算新增的融资规模可能在400亿港元左右。因此,若单看中概股回归隐含的新增融资需求,港股市场承接中概股回归并没有太大障碍。
对于市场关心的中概股集中回归港股市场,是否可能对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交投和估值水平带来一定压力,华兴证券(香港)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认为,考虑到中概股回归将逐步推进、在港上市公司股票有望被纳入港股通交易范围、部分在美上市中概股投资者有可能转为持有或交易其在港第二上市股份等因素,上述压力有可能部分得以缓解。中概股在回归港股及A股后,更为靠近本土市场,更有利于战略布局、发展规划、业务协同,其经营模式、商业战略等更易被投资者理解和跟踪。由于投资者结构与市场环境的不同,中概股在港上市后,有望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认同度、流动性、交易量和融资能力,因此可能享受更高估值水平。
拟上市企业:
弃美赴港不容易
自2021年8月,SEC主席加里·詹斯勒表示暂停中概股通过VIE结构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后,至今只有美华国际一家中资企业成功赴美上市。事实上,国内仍有不少中资企业希望赴美上市。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登陆美国市场,还是赴港上市,推进都不容易。
“今年我们没有一个IPO客户。去年底有一家在港递交了招股书的企业,因为时间太久,港交所要求补充披露一季度的财报信息,由于业绩下滑太厉害,就直接不交了。”一家服务于赴美上市的第三方机构负责人感慨,“客户现在首要考虑的是把业务做好,挺过当下比较艰难的经济形势,没有很大的动力去考虑IPO。”
同样徘徊不定的还有不少企业,去年以来包括小红书、哈啰出行、喜马拉雅等明星公司,都传出赴美上市的消息。但随着赴美上市的要求和监管政策的制约,这些拟上市公司去美国几乎都要“戴着镣铐跳舞”,而何时解除遥遥无期。
“我们非常关注香港市场的动态,但港股二级市场今年以来的表现让投资人畏惧,做决策也没那么容易。”一家之前准备赴美上市的公司投融资负责人表示,“美国是不指望了,但回港是否就是最佳的选择,现在还在犹豫。目前采取的策略就是继续融资,在积极找新一轮的投资者,IPO不确定性很大。”
中概股未来:
中美监管协商乐观
即使SEC持续将中概股列入退市名单,但中美监管机构的交流协商仍在继续,且双方都释放相对积极的信号。
在3月10日SEC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细则将首批5家公司列入初步不符合名单引发市场恐慌后,3月11日凌晨,中国证监会发表公告表示愿意通过监管合作解决相关问题。3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金融委会议表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这一表态及时稳定了市场情绪并有效止住了流动性冲击所带来的市场急跌。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近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表示,双方会在不久的将来达成合作协议,使得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能够合情、合理、合法地在中国对从事中概股审计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检查。
而落实在法律法规方面,2022年4月,中国证监会就《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为跨境监管合作提供制度保障,这也为中美监管双方合作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进一步提升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由于中美监管部门正相向而行并探讨实现可持续监管合作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中概股极端退市情景的担忧。虽然暂不能排除中美监管协商过程中可能出现更多不确定性,但双方达成合作依然是大方向。在中美合作将达成协议的大前提下,李求索认为,在合规的前提下,多数中概股可持续上市,无需退市;但是部分中概股可能依然无法满足后续监管要求,进而不得不最终选择退市。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无论在美股退市与否,中概股都应为不确定性提前准备,未雨绸缪。
中欧基金:发挥资本市场优势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5-07-07 06:28
财政部:前4个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16909亿元2025-07-07 05:36
外交部:王毅将主持5月19日举行的金砖国家外长会晤2025-07-07 05:18
沪市主板公司ESG信息披露方兴未艾 相关规则制定有望进一步推进2025-07-07 04:40
白宫借拜登话批特朗普支持者:“MAGA共和党人”是极端主义威胁2025-07-07 04:38
4月22日以来北京累计报告1218例感染者,涉及15个区2025-07-07 04:22
雅戈尔回应捐价值13.6亿元普济医院:调整产业结构2025-07-07 04:19
北京理工大学房山校区发生疫情,所有人员正转运至集中隔离点2025-07-07 04:19
安青松:证券从业人员不是从事“推销员”角色的简单劳动2025-07-07 04:18
重大利好!青岛下调!今日已有执行2025-07-07 04:13
法驻华大使:马克龙希望再次访华2025-07-07 06:10
违规提供堂食、未落实测温验码登记要求!呷哺呷哺等北京16家单位被通报2025-07-07 05:57
旅长率队直播投降,泽连斯基慌神:换司令!2025-07-07 05:51
腾讯: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跃帐户12.9亿,同比增长3.8%2025-07-07 05:17
拼多多要出海了,能教会美国人“砍一刀”吗?2025-07-07 05:14
南航飞悉尼航班上百乘客无法登机,有乘客收到超售证明2025-07-07 04:50
一代版本一代神:老虎环球基金的传奇与陨落2025-07-07 04:33
浙江地产商沈天晴又遭“黑天鹅”,佳源系股价全线跳水,最大跌幅超70%2025-07-07 04:20
北京:新国展轻症方舱医院目前已投入使用2025-07-07 04:17
新一轮“汽车下乡”要来了? 汽车行业已具有显著配置价值2025-07-07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