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时尚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3D打印产业化需资本助力
时尚484人已围观
简介◎记者 阮晓琴打开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官网的“产品中心”菜单,一套套白底镶蓝边,带显示屏、控制器的电子设备映入眼帘:金属熔丝增减材一体化制造装备、金属激光熔融打印机、桌面级DLP光固化成型装备……这些 ...
◎记者 阮晓琴
打开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官网的中国“产品中心”菜单,一套套白底镶蓝边,工程带显示屏、院院印产业化控制器的士卢电子设备映入眼帘:金属熔丝增减材一体化制造装备、金属激光熔融打印机、秉恒本助桌面级DLP光固化成型装备……这些自主研发的需资3D打印设备,有的中国已经投入生产,打印出塑料或金属零部件。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院印产业化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是士卢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的负责人。他带领数百名科研人员进行研发,秉恒本助把握技术方向。需资卢秉恒院士表示:“3D打印技术的中国产业化,需要有战略眼光的工程资金支持。”
中国3D打印“开路先锋”
卢秉恒接触3D打印纯属偶然。院院印产业化1992年,卢秉恒前往美国交流学习。在参观汽车模具企业时,一台3D打印设备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要将产品的CAD数据输进去,就可以把原型做出来。”卢秉恒当即决定,把3D打印列入研究对象。
卢秉恒表示,中国企业生产能力很强,但是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开发速度慢,这项技术能帮助企业快速、低成本地实现新产品开发。
卢秉恒一开始想引进3D打印设备,但当时一台核心部件激光器要卖3万美元。卢秉恒决定自己造一台。他带着学生跑遍了全西安,找协作方加工关键部件,没有现成的就开机床自己做。1997年底,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3D打印原型机诞生。2000年,由卢秉恒主持完成的“快速成型制造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12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落户西安。该机构由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13家相关企业共同组建,注册资金1.35亿元。
卢秉恒介绍,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先后研发了各类增材制造工艺,以及激光、电子束、离子束、电弧、电热等能量驱动的10多项重大增材制造装备;申请国家专利387件,其中发明专利29件;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40余项。
3D打印需要资本助力
3D打印技术类似燕子衔泥造窝,材料一点一点累加,造出三维物体,又称增材制造。3D打印在新产品开发、首件制造等方面,能大幅简化流程、缩短周期、降低成本。
卢秉恒介绍,在材料、主流工艺与装备、关键零部件、控制软件及各领域工程应用等方面,3D打印已初步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3D打印应用范围极广,未来将大有可为。
卢秉恒透露,国内3D打印订单大多是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技术复杂的产品,一时难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报。目前,3D打印缺乏资本支持,这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
“有些投资人更看重赚快钱,对于一些技术难度大、投资额较大或回报期比较长的技术或产品,缺乏投资意愿。”卢秉恒表示。
一项新技术,从研发到应用推广要经历较长时间。以应用于航空和医疗领域的3D打印产品为例,航空构件须符合适航条件,包括材料、工艺、检测、强度、高低温等,这需要大量实验数据进行验证。3D打印医疗产品被核准临床应用前,须收集大量实验数据,其间不能对病人收费,这意味着研发耗费的资金量较大。
“3D打印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更多有战略眼光的民间资本参与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卢秉恒表示。
Tags:
相关文章
环时锐评:希望“蓝马甲事件”进一步促进文明执法
时尚银川市兴庆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22日发布通报,就网传“防疫人员将一男子压控在地”的视频做出回应。通报显示,事件发生在本月1日,视频中黑衣男子彭某为高风险区的密接人员,擅自离开隔离房间下楼后被执勤民警制 ...
【时尚】
阅读更多中国信达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约30%至35%,去年营收净利已出现双降
时尚7月26日,中国信达发布盈利警告,预计集团今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30%至35%。中国信达在公告中解释了上述变动的主要原因,其称,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持 ...
【时尚】
阅读更多特斯拉Q2在华收入37.87亿美元 环比下降18.56%
时尚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北京时间7月25日,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10-Q文件,披露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运营细节。文件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收入达37.87亿美元,同比增长 ...
【时尚】
阅读更多